量化「用户体验」:从可用,到易用,再到好用

“用户体验”从字面理解,即用户的感受,具体一点:用户与物(有生命的人或无生命的客体)交互过程中的感受,我们对用户体验做进一步抽象,用户体验=感受,而感受是非常复杂的情感交错系统,情感很难精确捕捉,因为它受到了太多因素的干扰:目标用户类型、情境、用户当下的目标,但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对对其进行量化。

那么,该如何对用户体验进行量化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产品从0到1要经历哪些阶段:

  • 产品可用性维度:这是最底层衡量基准,同时也是最重要衡量基准。产品需求是否合理,需求方向是否正确,如果需求不对,即产品可用性为0,那么设计得再酷炫无用。
  • 产品易用维度:信息架构是否合理,能否快速找到想要的东西,整个过程没有任何思考:交互流程是否清晰,完成某项任务过程中是否有卡顿,在设计界面之间的跳转逻辑时是否遵循“情境大于逻辑原则”。
  • 产品好用维度:一个友好,充满情感化的界面,会使你对产品充满好感。

产品核心基准:好的产品一定有用

以当下3个成功的移动端门户应用为例:用户的痛点是有无好看且低阅读成本的新闻,基于这个目标我们看到了3家门户的一些共性。

好看的新闻:

什么样的新闻可以定义为好看呢?依据新闻的被点击率和被阅读时长两个量化指标来确定什么样的新闻是好看的,然后依据后台算法对内容再进行排序,也就是图中的”推荐”/”头条”/”热点”频道。

低阅读成本:

低阅读成本是我们基于平台特性考虑(需求),为了便于用户快速扫描出感兴趣新闻,降低用户的扫描成本,所以在具体到交互、UI方面也给予了一定的约束,比如图片+大标题式列表陈列、一屏一般不会超过四条新闻。

但如果你的产品定位还局限于有无新闻层面,那么你的产品就算后期交互、UI做的再炫酷,也终究逃脱不了失败的标签。

产品脱颖而出的基准:易用

易用性,一定可以使你在同类产品种脱颖而出。以腾讯地图和百度地图为例:

用户目标:找一家附近银行去办一张卡

用户操作:在搜索框输入“银行”

在不同的地图产品中搜索结果各有不同,比如使用腾讯地图时,界面不仅反馈了周边的银行标记点,同时还默认导航距离我最近的一家银行;而使用百度地图时,界面反馈了附近银行列表并显现银行类型(ATM机/营业厅)、以及距离信息,并按照就近原则进行银行点排序。结果可想而知,使用腾讯地图时,我压根就搞不清楚地图上哪些红点能办卡,还有推荐最近的是支行还是自助式ATM还是营业厅。

产品的信任基准——做用户的知己

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学会与用户交流。

当用户截图时,系统感知到这一行为并猜测:用户可能是想分享该页内容,基于这个预判,提供一些响应来帮助用户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好比,一位顾客进入商店,导购员会很礼貌地问:“May I help you?”会交流的界面不再冷冰冰,而像一位情商极高的知己——懂你。

此外,流畅、自然、炫酷的交互细节也会让你的产品充满魔力,进一步提升用户粘性(本文转载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UE小牛犊,有删减)。

 

如何让产品团队更快速、更准确地查收“用户体验”呢?倍市得客户体验管理方案以在线问卷为触手,帮助实现从体验数据收集、分析以及体验修复行动到检测全流程闭环管理:

>>> 点击免费试用,洞悉用户体验

为您推荐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