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上海地铁11条线“弱冷车厢”的消息悄悄登上热搜:

除了上海之外,深圳、长沙、成都、无锡、福州、合肥、苏州等不少国内其他城市的地铁也早已开始提供弱冷车厢。
▽ 点赞之余,还不忘“凡尔赛”




▷ 专家表示:更加注重乘客出行的获得感。
上海地铁运营里程位居世界第一、日均客流量超过1000万人次,在公共交通体系中地位尤为重要。分区调温措施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实际上却传递出一个信号:
从追求效率提升、标准化流程化服务,到逐步向人性化、个性化服务转型,以“人”为本、关注体验和感受的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公共服务领域肯定。
▽ “分区调温”车厢位置
▷ 无独有偶,贯彻体验理念的还有广州地铁:
在大力推进“地铁+城际+”业务格局、专注为广州提速的同时,也在持续提升乘客满意度。从过去侧重“功能性指标”,到如今更加关心“体验性指标”,一些紧扣乘客出行感知度、舒适度的乘客诉求被挖掘出来:
• 上下班高峰时,地铁限流导致乘客进站等候时间过长;• xxx 站候车人太多;• 候车区容量太小了;• 夏天在进站通道候车就像蒸桑拿;
• ……

△ 广州地铁乘客满意度调研方案
从关注“功能”到更加看重“体验”,发生转变的除了地铁运营方为代表的“服务方”,享受服务的乘客同样也在提出更高要求和期待,例如:
- 对那些地铁还没有设立“弱冷车厢”的城市,网友纷纷呼吁尽快借鉴学习其他城市的做法,推出“弱冷车厢”;
- 除了地铁上要“分区调温”,高铁、动车上同样也存在夏天空调温度过低的问题,是不是也可以借鉴以上城市地铁的做法,实现在购票环节自主选择车厢;
- 除此之外,针对乘车人群增加专用车厢也成为网友们呼吁的心声之一……

▷ 网友呼吁“有温度”的体验,其实是对公共服务体系管理“有温度”的期待。
而这一方面离不开公共服务整体供给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说明“经验主义”、“拍脑袋”的决策方式将不再适用;只有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换位思考,才能真正提供有温度的服务,传递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认同感。
咨询电话:021-3106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