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疫情为互联网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受疫情影响,出现了医疗资源紧张、人口流动冻结、中小学延期开学、各单位居家办公等客观现象,由此产生了部分传统业务以线上代替线下的新需求,互联网业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系列调查研究显示,具体情况如下:
1.线上线下联动,互联网医疗成为抵抗疫情重要保障手段
随着疫情发展,部分地区的发热门诊、医院床位已严重超载,多地出现医疗物资短缺、医务工作者超负荷运转的问题。同时,大量民众涌向线下医疗机构,大大提高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增加了疫情的控制难度。“互联网+医疗”积极发挥自身线上咨询问诊、远程诊疗、自我筛查等兼顾安全性与便捷性的独特优势,助力对抗新冠肺炎的战役。
目前,提供免费在线咨询问诊服务的互联网医院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公立医院建立的互联网医院,主要提供新冠肺炎在线咨询、问诊等服务,有些地方还建立了互联网医院24小时值班制度。另一类是互联网企业建设的互联网医院,主要提供在线轻问诊、网络家庭医生等服务。
2.全国延期开学,在线教育成为学习有效补充手段
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均延期开学,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在家上课这种新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在线教育成为在特殊时期解决学生持续学习的有效补充手段。
3.用户碎片化时间充裕,网络娱乐产业稳中有升
在人口流动性降低之后,用户获得了更多碎片化时间,”宅消费”渗透率加速提升,客厅娱乐成为疫情时期重点应用,游戏、网络直播、短视频、在线阅读等业务需求明显增加。
手游《王者荣耀》在大年三十当日流水达20亿元;《和平精英》由于大量玩家集中涌入,致使服务器过载宕机;头部棋牌类游戏下载量峰值较疫情前上涨200%,网络娱乐产业在特殊时期稳中有升。
4.生鲜电商用户需求高涨,促使运营服务升级
为减少与外界接触,许多消费者选择在线购买生鲜类产品,盒马鲜生、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生鲜平台出现了订单暴涨、商品缺货、配送负载等情况。
高频次配送需求、商品质量保障以及后端供给压力促使生鲜平台全力打磨运营服务能力,提升运转效率,生鲜电商产业有望借此契机步入高速发展期。
5.远程办公保障企业正常运转,软件服务业迎来发展契机
疫情期间,远程办公需求剧增,各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企业级办公应用,提供网络电话、在线视频会议、多人协作平台等远程办公工具,同时调度运算资源,提升并发处理能力,保障各单位业务正常运转,软件服务业和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迎来发展契机。
6.互联网业务新需求助力云服务平台市场拓展
随着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网络视频、远程诊断等各类线上业务需求的提升,云服务、数据服务等产业迎来较大市场增长空间。在线业务新需求对网络能力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基础服务、传统产业数字化等产业互联网市场发展前景较为看好。
三、发展趋势预测
1.疫情催生消费新习惯,线上产业链迎来发展机遇
本轮疫情让群众进一步迈入“宅生活”,从长期来看,“无接触式”工作、生活方式将给线上产业链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包括远程协同办公、在线娱乐、在线教育、在线医疗以及外卖配送等领域,都将形成新的市场增长空间。
2.疫情褪去后,受挫行业积蓄需求将快速反弹
从需求端来看,疫情致使第三产业受到巨大冲击,餐饮、旅游、消费娱乐等产业严重受挫,用户需求急剧萎缩,各领域相关在线服务也随之停滞。但用户需求并非骤然消失,而是在阶段性冲击下积蓄起来,静待疫情褪去反弹爆发。
借鉴2003年非典期间的旅游业历程经验,在非典结束后的第一个月旅游业就迎来了报复性增长,在线旅游订单量大幅反弹,甚至超越了非典前的水平,在线旅游产业随之步入高速发展期。因此,相关市场有望在疫情褪去后回暖,焕发新一轮繁荣。
3.灵活用工与分布式协作或将成为共享经济新常态
疫情期间不同产业的用工形式逐渐形成两极分化态势,以餐饮业为代表的线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劳动力过剩,人力资源闲置;以快递、外卖为代表的O2O生活服务业出现用工荒,人力资源不足。
新形势下的不同劳动用工需求逐渐衍生出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生产资料分配模式,如部分餐饮业协调员工入驻外卖门店,参与打包、分拣、上架、配送等工作,实现“人力”分布式协作;部分企业将自家自媒体部门转包给其他企业运营管理,实现“专业能力”分布式协作;部分直播平台将自家主播所生产的直播内容分发至其他网络视频交互平台,实现“劳动成果”交互式协作。
上述举措或将成为共享经济新的演进方向,所共享的不再是闲置资源,而是“人力”或“专业能力”,以灵活用工为主要展现形式进行分布式协作,从而整合优化行业人力资源,实现社会生产效能最大化。
注:本文转载自中国互联网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