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跨界合作案例:如何从流量狂欢变成增收引擎?

2025 年,Labubu 以席卷全球之势成为 IP 消费市场现象级存在,日前,单只初代藏品被拍出108万(下图),溢价神话不断刷新行业认知!

自4 月底以来,Labubu 3.0 系列上线即售罄,不仅在国内各大城市的泡泡玛特门店前排起了长队,美国和英国的门店外也排队数小时甚至引发交通堵塞,泡泡玛特 APP 登顶美国 App Store 购物榜。截至 5 月,其系列产品累计销售额突破 50 亿元,海外市场增速高达 475%。这场 IP 狂欢不仅让泡泡玛特市值逼近 3400 亿港元,更将创始人捧上河南首富宝座。

可口可乐、瑞幸等茶饮饮品,优衣库等服饰品牌,泉州、惠安等文旅机构都曾与 Labubu 开展了IP 跨界合作。在消费需求向多元化、个性化加速演进的当下,品牌与 IP 的成功联名,不仅能催生出颠覆传统的消费体验,更以破圈之势触达多元受众。而在这些成功案例的背后,如何精准捕捉受众偏好,能否甄选出契合的IP,如何落地合作,是成功关键。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 IP 跨界合作的成功案例,解码流量与商业价值双丰收的底层逻辑。

01老凤祥 x 《圣斗士星矢》:用户画像契合,辅以产品创新

2025 年 4 月 30 日,老凤祥推出与《圣斗士星矢》的跨界联名产品。基于对用户画像的分析:老凤祥消费群体以注重品质的中青年(25~50岁),其中30-40岁人群占比最大。而《圣斗士星矢》粉丝以 80、90 后为主,客群上非常契合。将黄金工艺与动漫形象深度融合,推出黄金圣衣箱转运珠、黄金圣衣挂件、摆件等,设计融入圣衣造型等元素,并打造专属包装与动漫氛围陈列。

上市两周,销售额近亿元。成功破圈的关键在于:老凤祥提前锁定了 “收藏价值 + 工艺品质” 的用户需求,避免了单纯 “贴标签” 式合作,既满足粉丝情怀,又赋予投资价值。

02 蒙牛 x 《哪吒2》:国货联合国漫,创意营销铺路

蒙牛与《哪吒 2》的合作立足于契合的品牌理念:哪吒 “我命由我不由天” 与蒙牛 “天生要强” 的理念共鸣,加之“国货“与”国漫”的贴合度,打造中国故事叙事新样本:蒙牛几乎围绕全品线进行部署 —— 大白奶、纯甄等产品融入电影元素,定制包装成为移动宣传载体。同时,哪吒导演团队操刀贴片广告,将瑞哺恩奶粉卖点与电影剧情绑定,并官宣哪吒为代言人,通过电梯广告触达白领群体,并在线下开展主题促销与陈列。

这次合作带来了超 5.8 亿次微博视频观看和 50 亿抖音话题曝光,更实现了大果粒环比增长 35%,奶粉销售额翻倍等实实在在的收益,部分产品甚至电商渠道断货 15 天。蒙牛通过用户研究提前洞察年轻消费者 “情感共鸣 + 场景体验” 的需求,从而精准锁定与品牌定位契合的大IP,并通过整合营销的多元手段,让IP合作从 “流量收割” 升级为 “价值深耕”。

03瑞士国家旅游局 x 《全职高手》:小说剧情+实景打卡

《全职高手》作为IP开发最成熟的网文之一,主角叶修获得麦当劳、美年达、旁氏、李宁等大牌企业的商业合作。今年,瑞士国家旅游局基于原著中 “瑞士世邀赛” 情节,邀请主角叶修担任 “旅游探路员”,设计 “荣耀之旅” 打卡路线,将苏黎世老城区等实景与小说场景结合,并联合阅文集团推出世邀赛邀请函,强化粉丝参与感。

《全职高手》以电竞为主题,本身有小说、漫画、电视剧等多形态,不同体裁覆盖的粉丝群体也更丰富,这与瑞士旅游近年来希望吸引的中国年轻游客群体高度重合。更巧妙的是,旅游局将“苏黎世见”这句夺冠宣言,扩展为沉浸式目的地体验,让虚拟剧情与现实场景实现精准对接,以情感共鸣激活消费潜力

品牌与 IP 联名的本质,是期望通过 “流量共享、情感共振、价值互补”,为 IP 实现变现和增收,为合作品牌带来:

头部 IP 的虹吸效应明显,有限的资源和受限的创新是联名营销当下最大困境,这意味着.大量的联名活动中,只有少数能够获得高关注度和流量,大部分联名难以脱颖而出,获得的流量和转化效果不佳。

在 IP 跨界合作愈发频繁的当下,如何让跨界合作不仅能畅享一次流量的狂欢,更成为品牌价值提升的长效引擎?你需用调研数据来为决策提供可量化的依据

众言科技,国内领先的市场调研、体验管理数据分析服务商,集“倍市得”“爱调研数据服务”“问卷网”“SPSSPRO”等众多产品和专业研究团队,已为众多品牌在 IP 跨界、用户研究、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等场景中提供数据支撑。无论你需要摸清用户偏好、提升产品体验,还是用专业的市场研究来挖掘业务增长点,我们都是你优选的合作伙伴。我们愿与你携手,通过专业的调研体系,解码用户需求,赋能 IP 合作,共创商业增长新可能。

小倍助手

为您推荐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