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的消费市场与社会观察中,老年群体已经不再是边缘群体,他们正以令人瞩目的姿态重塑生活方式,逐渐跻身商业焦点,催生出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消费现象与趋势。
01 社交娱乐:从情感慰藉到跨代际体验
KTV
老年群体对社交娱乐的需求已成为消费新热点。KTV 正从年轻人的娱乐阵地转变为老年人的社交主场,数据显示,60-80 岁老年群体贡献了 KTV 60% 的日间客流,工作日下午场次上座率超 80%。北京某 KTV 通过市场调查了解老年客群需求后,推出 “夕阳红卡” 以 390 元享 4 次 6 小时欢唱服务,成功吸引大量老年顾客。怀旧金曲成为他们的心头好,80 年代流行歌曲点播量同比激增 230%。

剧本杀
不少剧本杀店家针对老年群体进行了 “适老化改造”。一些团队专门针对老年群体进行调研,开发出融合话剧、舞台剧、电视剧元素的老年剧本,简化凶案盘凶时间,缩短整体游戏时长至 2-3 小时,避免老人疲惫。纸质剧本采用加大字体字号、标黑加粗关键词句的设计,同时,游戏主持人会提供更详尽解说与引导,优化用户体验。调研数据显示,在部分城市,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剧本杀场次预订量在过去一年增长了 80%。

电竞
电竞在老年群体中的热度也持续攀升。据《中国游戏产业半年度报告》,中国游戏市场 45 岁以上中老年玩家占比 8.8%,人数超 5000 万。在河南许昌,一家网红养老院组建了平均年龄 70+ 的老年电竞战队,老人们闲暇时组队练习热门电竞游戏。在杭州,滨江区社区学院开设老年电竞班,通过循序渐进的理论与实操指导,不仅与孙辈拉近距离,也提升他们的信息处理速度等机能。
飞盘
除了上述潮流娱乐活动,银发俱乐部还将一些小众运动纳入其中。飞盘运动因其低门槛、趣味性强的特点,受到老年会员喜爱。俱乐部通过用户画像分析老人体能特征,定制低强度飞盘活动。一些俱乐部组织的飞盘活动,老年参与人数环比增长了 50%。
短剧
“银宠短剧”逐渐崛起,尤其是 2024 以来,一系列更符合老年用户偏好的银龄题材短剧迅速走红,为老年群体提供了新的情感寄托与社交话题。中国网络视听协会的调研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中老年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 50 亿,用户付费率高达 43%。例如《闪婚老伴是豪门》抖音播放量超 6 亿,《我和女儿坐同桌》仅更新 3 集快手播放量破亿,《退休返聘之一鸣惊人》上线仅 36 小时充值金额突破 1000 万。部分老年人甚至投身短剧创作,从观众转变为创作者,实现自我价值的二次绽放。


02 自我提升:知识充电与价值重塑
作为老年群体追求自我提升的关键平台,老年大学、社区学校、街道文化中心的课程设置从书法、绘画、声乐、戏曲、舞蹈、走秀、乐器、运动等传统项目,逐步拓展到智能手机应用、摄影技巧、编程、综合科普、母婴护理、家庭关系、文学赏析、话剧朗诵,甚至是 AI 软件应用、AI 图像视频制作等前沿领域。每至报名季,热门课程便迅速 “秒空”,这一现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老年人对知识的热切渴望以及紧跟时代步伐的坚定决心。

部分老年大学还增设了智能家居应用课程,教导老年人如何操作智能家电,如智能冰箱、智能空调、智能扫地机器人等。老人们学会了通过手机 APP 远程控制家电,或是利用语音指令让家居设备执行任务,享受智能生活带来的便利。
在一些社区学校,手工制作课程也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剪纸、编织,还融入了木工、陶艺、衍纸等新项目。老人们亲手打造独具个性的手工艺品,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在创作过程中获得极大满足感。此外,老年大学与社区学校还会不定期举办各类知识竞赛、文艺汇演、作品展览等活动,为老年学员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根据《2024 中老年兴趣学习行业发展报告》,调研结果显示,中老年人每天学习的时长以 3 小时以内为主,占比 92.58%;且 55 周岁以下、收入水平较好的人群参与意愿更为强烈。通过学习既填补了时间空白,也能重新融入社会、缩小与年轻一代认知差距的有效途径。
从性别差异来看,女性对兴趣学习的偏好度稍高于男性,并且在健康需求方面的占比较高;而男性在社交需求层面的占比突出。

不少企业通过我们进行市场调查和用户研究,为绘制精准用户画像、挖掘细分市场需求提供参考;此外,我们凭借丰富的满意度调研、用户评测执行经验,结合旗下「倍市得」「问卷网」「SPSSPRO」等多领域的数智平台,助其持续优化适老产品和服务,真正赢得老年群体的买单。欢迎联系我们,开展针对性调研。
扫码联系我们,开展针对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