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后,大家应该也都关注到今年春节期间不少业态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例如:春节期间银泰百货全国门店春节客流同比增长23%;全国480座万达广场客流1.6亿人次,同比2019年客流增长15%。
小故事:
过年期间,县城的娱乐活动少之又少。电影票早已涨价到了曾经的一两倍,但是本着对今年几部影片的期待,小倍还是在“夹缝”中找到个有点陌生的电影院。
在县城,直线距离2.7公里的电影院着实已经属于远方,我们开车到附近,甚至无法一眼认出在几片残破的广告牌背后藏着一家购物广场。通过我们的实地勘测,只看到了电影院和星巴克,还有一家无法确认是否还存续的奶茶店。
无独有偶,第二天我们选了另一家购物广场,晚上7点的广场漆黑一片,唯一的光源来自一楼的肯德基,再往里“探险”能看到三层还零星开着几家餐饮店和电影院。(值得说的是去吃的这家烤肉店要等位)
从这落寞的商场我们确实能感受到的是线下实体的难。疫情之后,消费者的各类需求被进一步“线上化”,从买菜到零售、教育到娱乐,此时,严重依赖线下实体空间的消费需求,仅剩聚餐与社交。
商场不好逛,只能吃
就在昨天(1月31日),已经经营了26年的上海置地广场商厦也正式闭店,老牌百货的落幕在近些年也并非个例,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潮购物中心的出现,老牌百货越发黯然失色。
根据赢商网数据,2022上半年,全国重点12城的商场平均空置率达13.4%。曾经的黄金商圈也开始频繁出现“店铺转让”,餐饮成了不少商场最后的“救命稻草”,餐饮店越来越多,地理位置越来越优越。
我们到底为什么变得不爱逛商场了?
这里我也回忆了一下最近几次去商场的目的,A商场有家好吃的火锅店、去B商场顶楼剧场看话剧、去C商场喝一家网红咖啡、看电影……
好像很少会因为想逛街或者需要买东西而选择去一家百货或者购物中心。
小倍在同事间发起了一个小讨论:#大家对逛商场的态度
A:现在商场好多衣服牌子没咋听说过,但是价格倒是挺吓人,网购不香吗?快递也方便,不喜欢直接退;
B:每次吃完饭想逛逛,但是正常都不会买;
C:现在去商场多数是陪孩子去乐园玩,不过带着孩子哪里能安安心心逛街;
D:爱去有优衣库的商场,毕竟是优衣库的忠实消费者;
E:害,去年进商场这不还得看核酸;
F:平时感觉逛哪个商场都没差别,但是碰上自己喜欢的展览那就多远都得去了。
回到上面那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变得不爱逛街了?小倍也做了一些整理和总结:
▶ 在疫情影响之下,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购物方式已然发生了改变;
▶ 我国百购业态存量时代到来,顾客拥有着越来越多的选择;
▶ 疫情常态化导致能在商业项目中存活的品牌商户类型更加集中、单一,同质化变得越来越严重,“千店一面”;
▶ 消费者更加注重便利性、体验化、追求高性价比。
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对百货或者购物中心的期待不再仅仅只是得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更期待的是“好”逛。尤其是在电商和疫情的多重冲击下,消费者更需要在商场里得到更新鲜的体验。
线下消费体验回归的机会怎么抓
随着我们正在一步步走出疫情的阴霾,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回归线下消费场景。曾经线上是不少品牌的造梦工场,但是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认知往往是多角度的,线下给消费者带来的体验也是线上无法完全替代的。线下空间更像是与消费者对话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单纯的消费场景。
获取“流量”
过去的三年里,多重的冲击都促使线下商场不得不去考虑转型,回归经营根本、打造商品力、提升体验成为了多数商场的转型选择。
这其中如何能让消费者先沉浸在商业空间中,也成为商场打造场景、引进业态时考虑的问题。
为了实现差异化竞争,不少商场尝试打造特色的装修风格,引进书店、儿童乐园、快闪店等深度链接来打造一个“沉浸式体验”场景。
转化“留量”
但是如何将“流量”转化为“留量”,仅靠着活动、促销、入驻品牌的影响力等也并非万能之策。
体验作为消费者的综合感受,不仅仅是增加一些体验类的商户,体现在更多的触点和场景中。例如:店铺/柜台布局、景观布置、商品(餐饮)质量、会员权益、无障碍设施、停车场、导引服务等等环节。
百货/购物中心本身也需要打造自身差异化品牌形象、品牌定位及品牌文化,才能避免被模仿、复制、引入,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品牌烙印。
并且体验也不能拘泥于“满意度”本身,更要联结“动机”。
更多阅读:商场只能靠餐饮续命?“流量”到“留量”的步子到底怎么跨(下)